△7月25日上午,电视台纪录片《中国微名片—餐桌上的节日》“七夕蒙学式”在沙县水美村双兴堡拍摄。沙县文广局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陪同拍摄。
△拍摄现场真实再现“蒙学仪式”中摆设贡品礼品、学童叩拜上香、诵读描红、敲碎糖塔和分装小礼包等各个环节。
△摄制组到沙县除了拍摄“蒙学仪式”外,同时还拍摄沙县传统手艺人梅增寿作坊制作糖塔、烧饼的过程,以及省级文保单位虬溪试院、豫章贤祠等地拍摄;收集沙县历年来儿童“过七夕”照片等,旨在通过纪录片的视点,多角度、多立意、多方位地向受众呈现沙县传统文化的经典性、传承性。
沙县七夕最有特色的风俗是蒙学仪式,民间称“过七夕”。2015年,沙县七夕蒙学式被列入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凡是当年新入学的学龄儿童的家庭一般都会给孩子“过七夕”。“过七夕”不限于七月初七日,从七月初一到初七日期间都可以做。“过七夕”这一天,学童早起,在庭前竖起旗杆斗,将糖塔摆列在桌子上,点烛焚香,当空叩拜。
成立以前,幼儿要端跪在案桌前,由私塾先领读《孔子经》。还要写描红练字本,希冀“七夕姐”降临启发智力,今后读书更加颖悟。这天中午大宴宾客,事后主家把糖塔敲碎,杂在爆米花、糖果里,分成小礼包,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分享。